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张培成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永远的水墨情结——读周刚作品有感

2010-12-01 16:38:09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张培成
A-A+

  我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20余年,周刚是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个学生,说是学生其实我也大不了他几岁,实在是因为先入山门当了老师,实际上那时他们这两届的学生专业水准很高,我也未必长他们一头。至今还记得他是一个玩命画画的蛮小伙,在他的画桌上总堆着一大摊的画作。而今20年过去了这些学生外出留学的很多,但是还握着画笔的已经不多,尤其是还孜孜于中国水墨的那更是用稀缺来言之。但周刚就是这样稀缺中的一个。我相信这些年来东渡西遊,闯荡江湖未必就没有遇到过一个优于画画的好饭碗,然而他从未将艺术作为混饭吃的手艺,而是视作生命的一种需要,就像水和空气一样,所以他始终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画笔,甚至于被有些人视为必将边缘化的宣纸。这是我非常感动的一面,也是我愿意写这一篇文字的原因。

  这20余年中我们遇上的次数非常少,只是断断续续地听到一些传闻或在杂志上看到一丁点零星的近况,前年他曾经来看过我一次,带了本画册,首先的感觉是惊喜,他在巴黎居然还画着这样的水墨!那股旺盛的气还在,但是更加轻松了,西方绘画的好些元素在他的水墨中揉合得那样的妥帖,自然。

  在他的这些作品中让我觉得诧异的是画作中流露出的中国气派似乎比我们这些生活在本土的画家更浓烈,倒让我有点久违了的感觉。因为在其画中水墨与宣纸的碰撞,用笔的疾速与沉稳,枯湿浓淡的节奏……中国水墨写意的种种特质都溢于画面。而这一切在今天我们这块土地上却似乎有点陌生了。或许是因为在本土没有了距离,感觉不到这些美的特质,或许无休止的创新,革命弄得艺术家的神经变麻木了,端着山珍海味还在讨人家的洋面包图新鲜。周刚身处巴黎浸淫于西方文化之中更觉家乡山珍的味美,所以水墨成为他一个不解的情结。

  周刚在中国学的是水墨画,1987年去了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专攻现代美术与日本美术研究,1990年又去法国巴黎读完了造型艺术专业的博士生课程。从学习经历中可见他是个地道的学院出身的画家。日本的学习生活无疑使他对源于中国的日本美术在明治维新之后,如何在西方文明挤压下的发展与裂变的惨痛经历产生更深的思考。

  周刚的作品中无论是具象的,还是一些抽象的水墨都凸现了一种灵气。所谓灵气也就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东西,生命力预示着他的发展,预示着无限选择的可能。在其画中墨色在纸上的渗化那样的自由自在,然又时时在画家的掌控之中。而这一切正得之于画家对艺术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冲突的世界,又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是一个欲望燃烧的世界,又是一个潜藏着理想的世界。我的画作就是这一活生生世界的见证;我画我的感观世界,更创造神圣的精神宫殿,更渴望沉浸于超越感观,纯粹自然的精神家园。”所以在他的画中能见到西人的身形,西人的生活,然用的却又是实实在在中国本土的水墨语汇,他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绘画样式。

  在周刚的作品中气韵的生动亦是一大特点,笔与宣纸的触碰,笔在纸上的舞蹈是那样的矫健,没有丝毫的拖沓与迟疑,只有心情奔放的痕迹。它让你从对形的解读中释放出来而进入对心迹的感应与欣赏,正是这笔致给了墨以生命,墨依附于这灵动的笔致仪态万千。

  今天周刚的画展在我馆展出同时又结集出版,我想这是件好事情,让周刚20年的家乡父老、同道看到他这20年的奋斗求索的足迹应是非常有意义的。周刚正当壮年,他的前景一定是非常灿烂。

                               2006年3月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张培成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